九月的柏林風和日麗,在晴朗的一天,我到了位於柏林市東北的 Lichtenberg 參觀 Berlin-Hohenschönhausen Memorial,這不是一般的紀念館館,這裡是由前東德監獄改建而成的,前名為 The Stasi-prison,Stasi 意思是 shield and sword of the party,即是黨的武器,又即是國家安全之意。
參觀那天陽光普照,雖然在東西德統一後,這裡已沒有被用作監獄,但甫踏入 Stasi 便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。曾經被囚在這裡的全都是政治犯,大部份犯的都是所謂「危害國家安全罪」,可能因為看了些歷史書、又可能因為跟在西德的朋友有聯繫、又可能聽了些樂與怒的音樂,這些全都危害了當時東德的政權,畢竟多行不公不義,自然會患上「妄想症」,「船頭驚鬼船尾驚賊」,怎何事情也會想到有人在危害自己。
Berlin-Hohenschönhausen 紀念館是在二戰後,由蘇聯在德國東部的佔領區成立,1949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(即東德),當然也接收了這些“設施”,而在前東德時期,最裡常來作政治打壓的用途。說是監獄,但其實 The Stasi-prison 是一座霸留所,就是疑犯上庭前被拘留的地方,雖說一日法庭未有裁決,任何人也沒有罪,可是在 Stasi ,他們有不同的方法,令疑犯認罪,而關在這裡的人,基本上是獲得等同罪犯一樣的待遇。
這裡有一個叫 “U-Boot” 的地下單獨囚室,又名 Submarine,可能是因為囚室有點像潛水艇倉吧。這裡不見天日,疑犯會被單獨困在一個細小空間,在內面是不能完全站立,那張木板床是比一般床短小,就是要被囚的“無覺好瞓”。「不准睡覺」是常被採用的一種迫供方法。根據導賞員的講述,另一種最常用的刑法,就是脫光疑犯的衣服後淋凍水。要知道那裡是歐洲,在冬天時沒有衣服,身上都是水,水會結冰,然後怎樣可以想像。那些刑法,大都不會致命,只是令人生不如死,不認罪的話,繼續大刑待候,沒捱上幾天,沒犯過的也統統認罪。
除了在肉體上的用刑,心理手法也常見,主要是讓被囚人士感到驚恐或絕望。在這裡,不知時間、日期,也沒有機會與外界,甚至跟同樣被囚的人直接觸。缺乏跟人的接觸,每天是見到的只有守衛,日子久了多多少少也會跟守衛透露點個人情緒、或者是其他事情,“罪證”就是這樣搜集來。
假如有看過電影 《 竊聽風暴 》(The Lives of the Other) ,講述在1984年東德東柏林 Stasi(國家安全局)的一名秘密警察負責監聽一男劇作家及其女友的故事,電影內描述秘密警察如何盤問疑犯,他用威脅、恐嚇、甚至故作友善令人認罪。在 Berlin-Hohenschönhausen 內百多間盤問室,秘密警察們會提及疑犯的家人、有多少個孩子、妻子又是怎麼樣之類,又或者提出如果供出其他人的罪證,可獲減刑之類。
這裡有個叫 Tiger Cage 的地方,就是一個小小正方型的露天場地,用來放風的,是疑犯們唯一見到日光的地方。在上面有鐵絲網,也有荷槍的警衛。當日的導賞員告訴我們,有一天帶團時,有名男子來到 Tiger Cage 時在默默流淚,後來才知道他是這裡的前警衛,受到良心的責備。
我相信世上有良心這回事,天不知、地不知,但自己是知道所作所為是在維護或是顛倒公義。而當年東德的警察,也不是在安心的日子中過活,東德共產政權用一種叫 “control the controller”就是每個監控人/單位的背後,也有人在監控,有沒有做好監控的工作,黨是知道的。導賞員說有一個女學生知道同學想逃到西德讀大學,她為同學保密沒有告發,結果另一名同學告發她們,結果二人雙雙被關進 Stasi。又有一名女子,好像是想帶兒子到西德醫病,被告發在 Stasi 關了十年,出來才知道告發的是自己丈夫。朋友、夫妻、同事、兄弟、父子之間,全都在互相監控,整個東德根本就是一座大監獄。
參觀完畢,步出紀念館,柏林的天空一片藍,我卻想起李旺陽、高智晟...
我不能想像我們有一天要活在這樣荒謬的一所大監獄內。
Berlin-Hohenschönhausen 紀念館的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