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文刊於《三角志》2013 年 9 月號)
「音樂是沒有界限的、美麗的、能感動人心的。」梵志登 (Jaap Van Zweden)
這是梵志登在香港管弦樂團的第二個樂季,亦是樂團的四十週年。跟梵志登有過數面之緣,知道大師對音樂演奏有非常高的紀律要求,排練時很認真、很嚴格,是指揮台上的巨人。訪問在港樂揭幕樂季音樂會前進行,大師在前一天抵步,還在適應時差。我以「 樂季揭幕音樂會:帝皇與新世界 」中兩位作曲家貝多芬及德伏扎克打開話匣子,他立即精神抖擻起來。
「這個選曲讓我非常興奮,第五鋼琴協奏曲:帝皇,可能是貝多芬最好的鋼琴協奏曲。而第九交響曲:新世界,可能是德伏扎克最好的交響曲。」梵志登說。
看見這個開季音樂會的曲目,不禁令人聯想「帝皇」跟「新世界」,正是梵志登帶領港樂在四十週年的一個任務 (Mission) ﹣ 一個充滿力量的新世界。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「帝皇」是作曲家最後的一首鋼琴協奏曲作品,當時貝多芬居於維也納,面對拿破崙入侵,及自己的嚴重聽障問題。「那個時候的貝多芬性脾氣非常古怪,常常被房東趕走,但在這樣的情況下,卻完成了這首帝皇鋼琴協奏曲,是一首充滿力量,卻非常和諧的曲見,像是他在困難情況下的一種啟發。」一談作曲家的故事,梵志登眼裡像發光一樣。「至於德伏扎克的第九交響曲,對我來說是一個精神上的旅程,裡頭充滿美國土著及非洲音樂原素,就是一個音樂無疆界的新世界。」
梵志登自上季執掌香港管弦樂團後,節目選曲是非常進取,去季的馬勒一、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、九時音樂會等等,為樂團帶來不同挑戰。 二月時,帶朋友去聽梵志登跟香港管弦樂團的馬勒第一交響曲,友人是管弦樂的門外漢,聽罷後首個反應是:「嘩!好好聽!」馬勒的第一交響曲被冠以「巨人」,對指揮及樂團來說,是一項艱巨的挑戰,而對眾觀更不是易入口的曲目。朋友的反應或多或少證明了,在梵志登這位指揮巨匠的帶領下, 連不懂管弦樂的朋友第一次聽大師指揮的馬勒一,也被便被深深的打動。
今季節目選曲,更充份表現梵志登喜愛挑戰,追求卓越的風格,從帝皇與新世界、馬勒第四交響曲、巴赫的馬太受難曲,到蕭斯達高維契第五交響曲。由浪漫主義、巴洛克、波希米亞的曲目也有。「挑戰總有兩面,可以是好或壞。我相信紀律能帶來自由,若非常有紀律的地排練,在演出是便不用顧慮如何演奏,便能徐徐地奏出音樂,這是我所指的自由。能夠駕馭技巧,然後演奏,這是基本的兩個步驟。然要再把自已準備得最好,便會有超水準的演出。」這位現時最炙手可熱的指揮家,同時是達拉斯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,以及皇家法蘭德斯愛樂樂團的總指揮,亦為不同著名樂團任客席指揮,五月更是他首次與柏林愛樂樂團演出。時間表排的得滿滿,所以梵志登相信只有以嚴謹紀律,才能面對挑戰,而他承認今季將為港樂帶來很多的挑戰。
「巴赫的馬太受難曲,我想是最接近神的一首樂曲,巴赫的音樂有種潔淨靈魂的作用。有些音樂中的情感來而又去,但巴赫中的情感是歷久常在。而蕭斯達高維契作品,能讓人體味蘇聯音樂的傳統。對港樂而言,演奏巴赫跟蕭斯達高維契的作品,所用的感情、風格是截然不同 ,這是港樂及我在未來的重要任務及挑戰,就是令樂團能駕馭不同作曲家的風格,演奏打動人心。」梵志登說
巴赫的馬太受難曲,是關於耶穌被釘十字架,以及前前後後的事件及故事,是一首龐大及哀怨的樂曲,就算沒有宗教信仰,亦會被打動,而巴赫作品一向被視為洗滌心靈之選。還記得在美國電視劇《法妻》(The Good Wife)內有這樣的情節,罪大惡極的富翁,他跟辯護律師會面,討論如何甩身時,一定要邊開會邊聽巴赫的樂曲。就是最壞的人也能被巴赫打動。
至於蕭斯達高維契,這位蘇聯作曲家受不同大師影響,包括 斯特拉文斯基、馬勒等,風格的複雜及多樣化。第五交響曲是在《莫桑斯克的馬克白夫人》之後,讓他“從地獄返回人間”的作品。《莫桑斯克的馬克白夫人》被評得體無完膚,過於複雜及深奧,但在蘇聯國內,卻被認為是最有建設性,最政治正確的作品,史太林更盛讚為「蘇聯真正的傑作」。
風格南轅北轍的作曲家,被梵志登大膽地放在本樂季的節目中,令我進一步相信,這位十九歲時已經是荷蘭皇家音樂廳樂團團長的大師,在音樂上是不斷超越自己。而他更認為提升港樂成為世界級樂團,挑戰難度是必須的。
「每件事也關乎我們的力量及演奏的水準。港樂最好的公關策略是樂團能表現出世界頂尖的水準,準備功夫是重中之重,然後是在演水時發揮最好的水準,才能觸動觀眾。今季我還會帶領樂團到台灣及內地巡迴演出,這是我第一次到這兩個地方,要成為國際級的樂團,便要走出去面向世界。而巡迴演出更能夠把港樂團結成像一個音樂家庭,因為在路上大家朝夕相對,這也很重要。 」
談到大師的真正家庭,梵志登太太也是藝術家,二人育有一女三子,其中兒子 Bernard 患有自閉症,到七歲時也不懂說話,二人用音樂去引導他開口說話。
「我們發現他對音樂有反應,太太於是跟他一起唱歌,到中段時會故意唱漏一個字,Bernard 會因此而非常懊腦,我們跟他說:若要音樂繼續,他要開口唱出那個字。如是者,從說一個字開始,到兩個字,到三個字,到能唱出整首歌。」
在 1997 年,梵志登與太太成立了 Papageno Foundation, 用音樂治療去幫助自閉症兒童。「音樂跟語言,其實那個先出現呢?我見過很多孩子,他們不懂說話,但一聽見音樂,或者只是簡單的敲擊樂器的聲音,也會有反應。或許在音樂方面的成就,令我有能力去幫助這些小孩。但這些小孩其實不斷在提醒我在名與利的商業世界,有些東西是美麗動人,音樂是美麗動人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