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 ——韓麗珠

(原文刊於 Obscura Magazine 2017 年 10 月 27 日)

「時間改變了許多事情,
我搬遷了又搬遷,人們來了又去。
時間告訴人們,無論他們渴求什麼,
他們只是一直居住在幻覺之中而已。」
── 韓麗珠,《回家》

都說「家」是讓人安心的地方,但安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,而「家」又是一個怎樣的空間。有人從閱書過程中找到安心,書成為了心安之所。「只是看書」是一系列關於回家及書的展覽,也是對應城市與時代背後的意念,是一場書與空間的探索。「在香港,原非所有家庭都能擁有一個書櫃;愛書人賺錢速度比不上買書的速度,兩者呈緊張關係;……」鄧小樺在策展前言中這樣道。

參展的作家及藝術家有韓麗珠、謝曉虹、俞若玫、盧樂謙及何倩彤。各人以一本書作為一階段的展出,把展覽空間變成能閱讀的一部份。第一本展出的書是韓麗珠的《回家》。「韓麗珠以皮膚及衣服比喻家,人們都住在裡面。」鄧小樺說。文字安身之所也許是紙吧,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以紙筆寫作,但韓麗珠堅持這種原始的寫作勞動。她在各種隨手拿到的紙張上做筆記,整理過後才把它們搬到原稿紙上,文字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搬家。過程中,作家有著很多的思考,在紙上那些旋風形的圖案,便是隨她思緒畫到紙上的。一圈一圈的圖案像是變幻,是作家思考時的變化,韓麗珠的《回家》就是在內心出發,對城市、親近的人、物件等面向,思考「家」的根本與變幻。像她的寫作過程吧,從隨手拿來的紙張到原稿紙,文字在「搬家」的過程中經歷改變。

展覽的其中的部份是作家對「家」不同概念的辯證。「舊居」對於韓麗珠是「所有道路和走廊,在我可以到達目的地之前,都會突然改變。」 ── 〈舊時居所〉。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,或者說搬家從來都是心煩事,過程中會因為各種狀況而要繞路。重訪故居,往昔的部份已隨搬家在位置空間的轉變而逝去,熟悉都變成陌生。